高薪不會讓你變有錢?新富階級靠一個祕密致富
我知道有些人不一定準備當個創業家,但回頭看人類歷史長河中究竟是什麼時候冒出這樣的想法,認為所有人替另一個人工作是一件正確合理的事?這其實是很階層化的思考模式。
我們活在一個槓桿效應無限大的時代,好奇心與求知欲帶來的經濟回報也從未如此高。比起追隨現在賺錢的行業,追隨你真正好奇的知識才是發展事業更好的起點。說也奇怪,你的熱愛會產出只有你或一小群人知道的知識。從自己好奇的知識中發展出興趣,更可能培養出這樣的熱愛。
找到你真正熱愛的東西。如果有一件事現在讓你開心,但有一天你會對它厭煩,那它就只是消遣。
追求你真正好奇的事物,而不是現在當紅的東西。想想看有什麼是這個社會想要、卻還不知道如何獲得的產品或服務。你要成為能規模化提供這種產品或服務的人,這才是賺錢真正的挑戰。
每個時代都有想要、卻還不知道如何獲得的產品或服務,有很多剛好都跟科技有關。
關鍵在於你如何讓自己擅長這件事?你在等待的一刻,就是當世界有新東西出現、社會需要一套新技能時,唯獨你擁有這套技能的時刻。在這個時刻來臨前,你在推特、YouTube建立品牌,提供免費內容,為自己打響名聲,當然過程中也承擔了風險。但當機會時刻到來,你就可以利用槓桿發揮自己獨特的技能。
槓桿有三大類:第一種是人力,也就是替你工作的人,這是最古老的槓桿,但在現代社會卻不是特別了不起的槓桿類型。
第二種是資本,是20世紀的人用來變成超級富豪的槓桿。從最富有的人身上,你就能看到資本槓桿的效應。
第三種是零邊際成本的產品或服務,這是全新的槓桿,也是最民主的,包括書籍、媒體、電影和軟體;其中軟體或許是力量最強大的,你只需要一部電腦,不需得到任何人的許可。你不需要其他人幫助或提供你資金,就能把你的努力倍數放大。
上個世代的財富是資本創造的,那些成功致富的人就是世界各地的華倫‧巴菲特。而新富階級、新一代億萬富翁則是靠新興槓桿產生的。
新一代的財富,是由軟體或媒體創造的。喜劇演員羅根靠他的播客每年賺進5,000萬到1億美元。還有以拍攝直播遊戲聞名的瑞典籍網紅PewDiePie,他的頻道收看人數比新聞頻道還多。貝佐斯、祖克伯、佩吉、布林、蓋茲和賈伯斯,這些人的致富槓桿都是以程式軟體為根基。
新型態的槓桿最值得關注的一點,你不需要得到他人的允許,就能使用這些槓桿或靠它們發跡致富。運用人力槓桿,需要有人願意追隨你;使用資本槓桿,得有人拿錢給你,讓你投資或打造商品。
寫程式、寫書、錄播客、推特發文、YouTube分享影片,這些全都不需要得到允許就能使用,這也是這種新型態槓桿相當平等的原因。槓桿從此變得普及,人人皆能使用。
用思想賺錢,不要用時間換錢,時間有更大用處
許多人都想要財務自由,但如果你沒有擁有公司的一部分,就很難達到財務自由。
為什麼擁有公司股權對致富如此重要?這就是所有權與支薪工作的不同。出賣自己的時間領薪水是可以賺錢,但即使你是律師或醫生,你賺到的錢仍然無法讓你達到財務自由。你還需要被動收入,也就是在你去度假或睡覺時仍能幫你賺錢的資產。
一個老上司曾經提醒我:「太聰明的人反而無法致富,因為永遠會有人給你一份足夠好的工作。」
這或許是最重點的一點,一般人都以為可以藉由支薪工作來創造財富,但這可能行不通,其中原因很多。
沒有所有權,你的投入和產出就會緊密連結。幾乎所有領薪水的工作,即使是律師或醫生這類高時薪的工作,也都是用投入工作的時間來換取薪資。
沒有所有權,你放下工作去度假或睡覺,甚至退休後,就賺不到錢。你的收入也無法出現非線性成長。就算是名醫,你會發現他們也是因為自己開業才致富。他們開設私人診所,建立了品牌,以個人品牌,或擁有某種獨特的醫療儀器或醫療流程來吸引病患。
基本上,如果你是老闆的員工,你的老闆就承擔了風險和責任,但同時他也擁有智慧財產權和品牌。他只會以業內的合理薪資給付你薪資,不可能支付你太高。或許你的薪資相對於其他人算是高薪,但當你退休,這份工作也就無法再為你帶來任何收入,所以不算是真正的財富。
當你擁有公司的股權時,你擁有的是有增值空間的資產;而當你擁有債權時,你得到的只是一份保證收入,不會再增加。你要擁有的是股權,如果沒有股權,你賺大錢的機會就會非常渺茫。
你要把擁有公司股權,當作努力的目標。你可以透過兩種方式掌握公司股權:買股票,成為公司的小股東,或是自己創業。要創造財富,所有權真的很重要。
真正賺到錢的人,都擁有某個產品、事業或智慧財產權的一部分。如果你在科技公司工作,可以透過認股,這也是個不錯的起點。不過,真正的財富通常是自己創業,甚至投資事業去創造出來的。這些都是致富之道,沒有任何一個是用時間換來的。
選擇決定你是誰?社會新鮮人該問自己的三個問題
年輕時,基本上有三個真正重要的決定:要住哪裡、跟誰在一起,以及要做什麼。
我們花很少時間決定要走入哪一段關係;我們花那麼多時間工作,卻花很少時間決定要做哪一種工作;選擇在哪個城市生活,幾乎能完全決定我們的人生道路,但我們卻花很少時間思考要住在哪個城市。
如果你要在一個城市住上十年,如果你要從事一份工作五年,如果你要發展一段關係十年,你應該花一到兩年的時間決定:要住哪裡?要做什麼?跟誰在一起?這三個決定對你的人生至關緊要。
這三個問題或許是你人生中最重要的決定了,你應該花時間去思考。不要隨波逐流,也不該把自主權交給別人。
如何讓自己身邊圍繞著成功人士?找出自己擅長的事,或了解身邊的人需要什麼,然後用它來幫助人,不求回報。所有遇見,始於緣分,皆有因果。時間久了,你就會吸引到你想投射的人事物。但不要計時,不然你會失去耐心。
對於社會新鮮人(甚至老鳥)來說,進公司工作最重要的一件事,就是經營人脈。想想你會跟誰一起工作,這些人之後會做什麼事。
選擇智商高、能力強的夥伴,但更重要的,須有誠信。找到對的人,跟你一起玩長期賽局。所謂長期賽局是正和遊戲,大家一起合力把餅烤好,盡量把餅做大。在短期賽局裡,卻是把大餅切成一塊又一塊,互相搶奪。我對於無法持續、甚至難以持續的事物都不感興趣,包括困難的關係。
工作時,跟比你成功的人在一起工作。玩樂時,跟比你快樂的人在一起玩樂。
人生路上會面臨許多困難選擇,一旦你做出選擇,就要跟這個選擇綁在一起很長一段時間。創業可能要十年;開始一段關係,可能會維持五年,甚至更久;搬去一個城市,一住就是十年或二十年。這些決定的影響都可能延續很長
一段時間。除非你很確定,至少要非常肯定,否則不要輕率做出選擇。
如果你為了一個決定做了一張表,列出一長串的好壞、利弊,卻依然不確定,那麼答案就是否定的。
如果你眼前有兩個選擇,你都想要嘗試,但難分高下,那就選短期比較辛苦的那條路。
人腦會習慣推開短期痛苦,但先苦後甘,比先甘後苦好,因為這條路會引領你走向長期收益,尤其在複利的助力下,長期收益遠比你想像的更為巨大。